笔趣阁 > 都市生活 > 二把手 > 第四章 利益面前显本色(1)

第四章 利益面前显本色(1)

轻财足以聚人,律己足以服人,量宽足以得人,身先足以率人。这幅字已经跟随何东阳快十年了,那是他当上县长后父亲送给他的。字是何东阳的七叔写的,也许父亲不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,但他却知道父亲送他的原由。此后,何东阳每到一地为官,都要把这幅字挂在床头,时时警醒自己:不把钱财看得太重就可以凝聚人,对自己要求严格就能使人们信服,宽宏大量就可以得到人,以身作则就可以率领人。

一、副市长突然辞职

何东阳没想到副市长姚长录会突然提出辞职。

这天,市政府召开常委会,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议题:一是关于乡洽会具体议程的确定;二是关于津津河水污染治理方案;三是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矿山安全整顿活动及煤炭资源整合方案。

乡洽会的事说得很快,因为先前对开幕式的安保、迎来送往等细节都已经做过细致周密的安排,这次主要是最后确定整个议程。会议气氛很活跃,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某些方面应该怎么做,如开幕式的座次安排、参会人员出席证的图案设计,甚至有人连宴会抽什么烟喝什么酒都提到了。何东阳要求张筱燕会后马上召开乡洽会筹委会会议,要将整个工作落实到人头上,一定要将每一项工作都做精做细。何东阳最后强调,到时候来的领导多,有国家的,有省里的,尤其是安保方面要做到万无一失,他还特别嘱托常务副市长罗永辉专门找公安局长刘铁军谈一次话,说明这届乡洽会能放在西州举办,是省委省政府对西州的信任,如果到时候哪个口上出了问题,就拿谁问责。

第二项内容是津津河的污染治理问题。会议的气氛一下子变得严肃了起来,似乎这是一个难以启齿的话题。沉默了几分钟后,何东阳把目光投向常务副市长罗永辉。按照惯例,市长办公会议上的发言都是按副市长的职务排名确定先后顺序的。可罗永辉却并不看何东阳,手里握着笔在面前的笔记本上快速地写着什么。

其实何东阳心里很明白,罗永辉这是在不动声色地跟自己较劲。他来西州当市长,如果说第一个不舒服的人是谢明光,那第二个不舒服的人就是罗永辉。苏一玮高升后,谢明光和罗永辉就开始抢这个市长的位子。那时候,罗永辉和谢明光可谓是势不两立。罗永辉的上线是省委组织部部长潘长虹,谢明光的上线是副书记顾长平。市里两个人的比拼,说白了就是省里两个大人物的比拼。这两个人的上线都在省委书记江雪峰面前极力做工作,可顾长平手头还有韦一光,事情就有些难办。这个时候,江雪峰为了能在常委会上让高冰顺利出任金州市市长,毅然放弃了顾长平和潘长虹的意见,选择了向来积怨颇深的祝开运,何东阳这才顺利出线,否则,今天在西州市市长椅子上坐的人不是谢明光就是罗永辉。官场有太多的变数,在变数中隐藏了太多的偶然,偶然可能会让你平步青云,偶然也可能会让你的仕途出现短暂的搁浅。

官场就是这样,你今天还在他的上面,也许过不了几年,他又翻到了你的上面。得意时不要飘飘然,困境时要沉得住气,能屈能伸,可罗永辉在这一点上就显得缺乏修炼。几次市长办公会上,罗永辉都表现出极其消极的态度,在某些事项的决定上,时常会摆出一副内行的样子,发出一些让何东阳无法预料的声音。对一些无关大局的问题,何东阳还是有意迁就他,成全他。可这无疑助长了罗永辉的气焰,自认为何东阳是怯他,更显得志得意满。张筱燕几次私下里说何东阳有些软弱,可何东阳只是笑笑,不置可否。何东阳知道自己在做什么,有气的风箱慢慢扯,在自己羽翼未丰之前,尽量将自己的锋芒藏起来,最好不要跟自己的对手正面交锋。等人代会顺利当选后,有了合适的机会,他再回头收拾他。他就不信一个小小的罗永辉能奈何得了他?他甚至还有一个小小的秘密,到时候想办法把罗永辉排挤走,让张筱燕取代他当常务副市长。

何东阳平静地注视了罗永辉一会儿,就把目光移开了。这时,张筱燕看着何东阳,何东阳的目光正好望到了她脸上。她正了正身子,说:“何市长,要不我先说说?”

何东阳笑笑,说:“那就由张市长先说吧!”

张筱燕是市委常委,主管工业的副市长,排在罗永辉之后。既然罗永辉主动放弃了第一个发言的机会,那只好依次往下走。张筱燕说:“津津河污染问题虽然是个老话题了,可现在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。一是,污染造成下游老百姓一年的辛苦白费了,每年他们都来上访,最后以简单的经济赔偿算完事。这是看得见的损失,还有看不见的,如果继续让污水横流,将来地下水遭到污染,老百姓的生存问题都受到了威胁。我们时时都在口头上高喊民生,可真正关乎到民生大事的时候,却又显得束手无策。我们总不能让政府仅存的一点公信力在老百姓心中丧失殆尽吧?二是,老百姓因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而经年累月地上访,如果政府再不下决心治理污染,迟早会出大事的。狗急了还跳墙呢!更何况是人。这次一百多号农民到省城上访,要不是何市长及时赶到,给了老百姓一颗定心丸,指不定会闹出什么大乱子来。所以,即使从讲政治的高度上说,这问题也不能再拖下去了。三是,政府就是老百姓心中的那根救命稻草,如果政府面对一些钉子企业退缩了,那老百姓心中的那点希望之火还能燃多久?即便从良心上来讲,我们也应该为老百姓做一回主。四是,中央和省里三令五申强调过,对一些污染严重的‘五小’企业要强行关停并转,我个人认为我们按照中央和省里的政策执行没有错。以上是我个人的意见,有不妥之处,请同志们批评。”

张筱燕讲完,朝何东阳看了一眼。何东阳感激地回敬她一个笑脸。他知道,即使自己是一把手,如果没有人帮衬你,给你抬轿子,你这个一把手也只能是孤掌难鸣,成不了什么气候。而张筱燕的这番理论,显然已经为这个问题定下了一个基调,无疑也是对他的力挺。

何东阳又扫视了一圈,没有人再发言。看来,所有人都不想碰这条死鱼,怕沾了腥味,把自己给搞臭了。或许还有人本身就吃了这五家企业的好处,压根儿就不想让何东阳的想法变成现实,所以沉默是最好的表达方式。可何东阳不会让他们用沉默来对抗自己的,即使不愿意,也要让他上台表演。于是,他看了一眼罗永辉,说:“罗市长,你不谈谈你的看法?”

罗永辉先是愣了一下,然后清清嗓子,说:“也没什么样好谈的。我是这样考虑的,何市长刚到西州,对有些情况了解得还不是很透彻。中央和省里的政策固然好,可政策还有一个跟本地实际相结合的问题。年底要开人代会,我们还是以大局为重,万一搞不好,搬起石头把自己的脚砸了,那就适得其反了。你说呢?何市长。”

罗永辉的这番话,表面上听起来完全是在替何东阳着想,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反对。人代会召开,如果何东阳将矛盾激化,到时候很可能会影响他顺利当选。这一点,何东阳早就慎重考虑过,如果怕这个,他就不会拿到市长办公会上来讨论了。罗永辉就是抓住何东阳的这点顾虑,向他抛出了杀手锏,言下之意就是津津河的事与市长的位子孰轻孰重,让何东阳自己掂量。罗永辉明着是保何东阳的位子,暗地里是否定何东阳的决策,甚至还有一层潜在的威胁。

何东阳不是傻子,他自然听出了罗永辉的话中之意,仍很平静地扫视着其他还没有发言的人。

罗永辉话一说完,下面的几位副市长就表现得特别积极。因为很明显,调子有两种,就看你同意哪一种。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简单,但在官场就显得很微妙了。说白了,你同意谁的观点就等于你是谁的人,你所在立场就表明了你所在的阵营。何东阳能看出来,平时跟罗永辉走得近的人,都纷纷站出来替他的观点找理由。七个副市长中有三个支持罗永辉,可见他们并不是站在西州的大局考虑问题,而是跟罗永辉抱成一团来对抗何东阳。何东阳暗暗觉得自己在政府一把手的地位还有待进一步稳固。

最后一个发言的是副市长姚长录。他从过去到现在,分析了西州市经济发展的得失,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必须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一致的观点。说完,他看了看所有人,说:“如果拿西州百姓的生存环境来换取经济的高速发展,我以为这样的发展宁可不要。我认为津津河污染的治理已经刻不容缓,对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,坚决予以关停并转,这也符合中央和省上的精神。”

所有人都表达了自己的意愿,最后就剩下何东阳作总结性发言了。何东阳喝了口水,才说:“津津河污染治理方案草稿大家都看了,近三年来,仅津津河污染造成下游农民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达1000多万元,直接损失至少不下600万。而这些排污企业上缴的利税总额也才不到1500万,政府每年还要拿出一些钱来治理。我相信这笔账大家比我会算,就再不用细说了。前面各位都谈了自己的看法,虽然角度不同,但总的来说,都是为我们的事业发展着想。但我今天要说明的一点是,如果作为一级政府,连老百姓最基本的生存权都不能给以保障,我这个市长即使当选了又会有何德何能呢?我还是很赞成张市长和姚市长的一些观点,如果不顾百姓死活,不顾破坏生态,一味地求发展,我想我们今天可能对不起的是自己的良心,若干年之后,我们对不起的就是自己的子孙后代,他们会将我们这些千古罪人浓墨重彩地写进历史。所以,我的态度是明确的,所有污染企业一律进行整改,整改后仍不能达标的,必须关闭或转产。我们必须保证西州湛蓝的天空,清凌凌的河水!”

何东阳的话讲完,其他人都静悄悄的,连出气的声音都能听见。只有罗永辉杵在那儿,脸色明显变得很难看,仍在不停地写着,似乎全然没听到何东阳讲话的内容。

这个议题并没有因为罗永辉的否定而没有得到集中,最后还是确定提交市委常委会。何东阳说:“这件事就由姚市长具体负责,中间再有什么问题,我们随时商量。”说完看了一眼姚长录。姚长录立刻眼神慌乱地看着何东阳,似乎想说什么,最后张了张嘴又把话咽了回去。何东阳也没给他说话的机会,他觉得这个时候再不能有人公然搅混水了。否则,会让罗永辉觉得何东阳控制不住市长办公会,但何东阳还是补充了一句:“如果还有什么问题,完了提出来再议。”姚长录就彻底不吭声了。

第三个议题过得很顺利,没什么大的异议。因为前不久省上已经召开了全省矿山安全电视电话会议,要求各市州务必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安全大检查,对一些安全设施不到位,证件不齐全的矿山企业,该整顿则整顿,该关闭则强行关闭,坚决杜绝带病作业,市政府所有领导都听了会,所以罗永辉在这件事上只能同意。但说到煤炭资源的整合时,罗永辉认为这件事不应该由政府来干预,而应该让企业自由联姻,也不能一概而论,千篇一律。

何东阳说:“罗市长说得是。市场经济下,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有限的,但这次政府只是在中间起一个辅助作用。我们只要选好了种子,其他的事情都由企业自己去谈,政府不会主动干预的。这件事,就由我亲自负责来抓,另有张市长协助工作。看同志们还有什么意见没有?”

沉默了一会儿,何东阳说:“如果再没什么了,那就散会!”

这时,姚长录站起来说:“何市长,我还有件事,想说说!”

何东阳愣了一下,抬起的屁股又坐到了椅子上,定定地看着姚长录。姚长录在在坐人里面年岁最长,副市长经历最长。何东阳想,他难道对刚才通过的事项有异议?或者说,何东阳安排他来负责津津河污染治理,他不同意?何东阳在瞬间设想着姚长录会提出哪些让他为难的问题,就笑笑说:“大家都坐下,听听姚市长还有什么想法。”

姚长录叹了一口气,淡然一笑,说:“在大家眼里,我年岁算最大的。这些年大家都知道,我这身体上的毛病越来越多,工作起来也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,所以我想了很长时间,觉得自己已不能胜任现在的工作,今天正式在市长办公会提出辞职……”

姚长录这话一说,包括何东阳在内的所有人都被惊呆了。目光齐唰唰地射向姚长录,似乎都在问,姚长录是不是精神出了问题。这些年,中央和省里出台过不少政策,年龄到限了一刀切,管你是市长还是副市长,一视同仁。许多在任的领导一听自己要强行离岗,突然接受不了权力旁落的现实,甚至生病入院,于是,后来许多现任的领导就有了一个改生日的热潮,趁自己还在位子上,把上上下下的档案年龄改小,有的改得比原来小三岁,有的竟然小六岁,这样就可以在位子上多坐几年,权力多用一年就有一年的好处。可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,姚长录好端端的副市长当着,不但不抓权,还在何东阳来之后主动放弃分管工业口,硬是让给了张筱燕。现在,他竟然说要辞职,老姚的脑子是不是进水了?不过,姚长录所说的身体上的毛病,何东阳倒是有些了解。他到西州的这段时间里,姚长录就请过好几次病假,说要去北京查查病。每次回来,何东阳都要问问病情,姚长录只是笑笑说:“还就那老毛病!”何东阳也不知道他的老毛病到底是什么。当领导的,身体的健康状况就如同女人的年龄一样,是自己最大的隐私。所以,何东阳也不好再多问,只是简单安慰安慰就过去了。姚长录倒是私下在何东阳面前说起过辞职的事,何东阳以为是姚长录故意在他面前摆出的一种高姿态,施的一点小伎俩,并没当回事,没想到他还真就把辞职报告打到了市长办公会上。

何东阳没有吭声,只是不解地看着姚长录。

姚长录停了一会儿,继续说:“何市长,你来时间不长,别怪我临阵脱逃,我也不是故意不给你抬轿子。我真的觉得应该把这个位子留给年轻人,让他们在这个位子上发挥聪明才智,能多替市长分忧解愁,多为西州人民做一些大事好事。这份辞职报告,就请何市长转交高书记吧!”说着,姚长录起身,手里捏着辞职报告走到了何东阳面前。

何东阳看着姚长录回到坐位上,心里顿时生出一种莫名的失落感。当官这么多年,还真的很少见到有主动让出权力的人。很多人临退休,为了抓住这份权力再多用几年,不惜削尖了脑袋往上钻,有的在省里托关系,有的悄悄地改年龄,真是无所不能。倘有辞职的,都是因为犯了这样那样的错误,组织上为了照顾他的面子,美其名曰:某某某提出辞去某某一职,实际上就是让他下岗。难道姚长录辞职并不是因为身体的原因,而是另有隐情?

何东阳笑着说:“姚市长是老前辈,工作认真扎实,这些年的成绩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。至于你提出要辞去副市长的职务,可能还得报省委批准,市人代会通过才行,我们在坐的肯定是做不了主的。是这样的,工作你还是一如既往地抓紧抓好。好吧?”说完,何东阳又补充道,“这件事,在没有得到省委批准前,大家还是先不要在外面讲了!”

姚长录艰难地笑笑,点点头。(未完待续)

二把手》情节跌宕起伏、扣人心弦,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都市小说,笔趣阁转载收集二把手最新章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