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次元同人 > 废土种田:文明新纪元 > 第三百五十九章 韩进

第三百五十九章 韩进

臭豆腐这事儿也是机缘巧合。

万千雪一家子最爱吃腌菜。

家里面大缸小缸的一大堆。

买点儿啥都要腌一下。

前段时间他家买了几块豆腐,本来是打算做咸豆腐的。

结果赶上除夕事情多,豆腐扔那就给忘了。

前天突然想起来,拿出来一看,已经臭了。

这也就是万千雪这虎b娘们。

嗝别人家就直接扔了。

她竟然敢尝试着吃一口。

这一吃,感觉还挺好吃。

于是把老方找来强制他吃了一块。

老方是拒绝食用这种东西的,但是家里的权威性不如万千雪,只能抱着视死如归的心理吃了。

然后也迷恋上了这种奇怪的食物。

但是臭豆腐毕竟太臭了,开着门窗吃影响邻居。

所以每次吃臭豆腐,他俩都得关紧门窗,怕把邻居们熏着。

“老方啊。这玩意可以改良一下。改良好了完全可以拿去铺子里售卖啊。”宋扬指着万千雪怀里的坛子建议道。

“这玩意真能卖?”方哲有些不确定了。

让他吃,他觉得挺好吃,但是拿去卖……

他觉得老百姓未必会买这么臭的东西。

“能!肯定能!你做我买!”

刚才还挣命拒绝的高俊岩,现在已经跳出来支持方哲做臭豆腐了。

“呃……那有功夫我和千雪研究研究……”方哲勉为其难道。

“研究出来可以交给毛志他们哈。别在家里搞。到时候搬到住宅楼去满楼道都是臭味,那谁受得了!”宋扬嘱咐道。

“对对对!不要在家里搞,吃着还行,闻着实在难受!”于明也跟着叫道。

方哲点点头答应了这事儿,才想起来问今天王爷怎么突然跑来了。

“不是说你拉肚子拉了两天,我们这不就来看看你咋样了。”

“我看你这挺好啊。”

方哲摇摇头道:“没好利索,前天吃野菜吃的不舒服,刚才还跑了趟茅房。李锐给开了药,吃了之后见好。明天应该可以回衙门了。”

他家万千雪除了还吃咸菜,另一个爱好就是野菜。

闲的没事儿就上山挖野菜采蘑孤。

前天那一顿,也不知道是野菜的问题还是蘑孤的问题,反正方哲是吃的不爽了。

至于万千雪,她可能自带免疫,没啥事儿。

“对了老方。还有个正事儿问你。本王听说你会倭语来着?”

“对啊王爷。下官当年在京都求学,与京都传译馆的张凡是同窗。他家里和倭国有生意来往,所以在家就学了点儿倭语,后来完成了学业他就回传译馆做传译去了。”

方哲当年在京都国子监求学,认识了会倭语的张凡。

俩人关系不错,而且方哲也对倭语挺感兴趣,就学了几年。

国子监的学业结束,方哲也学会了日常倭语交流。

十几年都没用上的倭语,没想到在江州用上了。

再过几年估计方哲都不会说了。

虽然生疏,但是连说带比划,也能与仨倭寇简单交流。

“你知道哪里有会倭语,而且信得过的人吗?”宋扬问道。

组建东京营的事情和方哲说了,宋扬问起了翻译的事。

方哲琢磨了半晌才说道:“张凡家在台州府城临海,下官去年到临海公干,去探望过张凡家里。”

“唉……他家断了香火,生意上也不在在意了。不过张凡有个表弟叫韩进,为人挺机灵的,好像也会点儿倭语。”

台州现在也归江州管了,而且是直管州府。

方哲去年巡视各州府的时候,在台州府城临海停留过几天。

张凡是他好友,记得张凡家在临海。

多年不见了,方哲也盼着张凡能活着。

让人一打听还真找到了张家。

其实张家也算临海大族,可惜天灾时在家的两个儿子都死了。

而张家大儿子张凡当时在京都传译馆任职,这四年多都没有消息传来,多半也是死了。

老爷子心灰意冷也不想管生意上的事了。

现在张家的生意是张凡的表弟韩进在帮忙照看。

“韩进这人可靠吗?咱们要搞东京营,人不可靠绝对不行啊。”

方哲说完张家的事情,并且推荐了韩进,于明追问道。

方哲点点头道:“可靠的。韩进家里也是官宦人家。”

“他祖父是太祖时期的越州同知。父亲是高宗时的宁海县令。还有个大哥,是现任的东阳县令。”

“而且这个韩进也是忠厚机敏之人,我和他聊过,能看出他人品不差。”

方哲对韩进的感官不错,也会不遗余力的推荐。

虽然有张凡的缘故,韩进自身说话办事也让方哲比较欣赏。

“既然老方推荐了,那就让人去信问问他会不会倭语,要是会的话招他来江州先。”宋扬点点头道。

“哦对了。如果他不会,也让他在台州找找看有没有会倭语的,带来江州。”宋扬补充道。

“行。下官一会儿就给他写封信。”方哲道。

给韩进的书信当天就发出去了。

江州发往江南东道的货船一天两趟,上午一趟下午一趟。

信使正好赶上下午那班船。

还省了另备船。

往台州临海送信走的是水路加陆路。

走长江到江阴,入太湖,在湖州上岸走陆路。

一趟下来,来回最少二十天。

等待的这段日子,宋扬便和高俊岩、于明推演东京营的组建事宜。

马成则给东京营准备起了船只。

至于仨倭寇小弟,现在已经被允许在有人陪同的情况下,在江州府城活动了。

仨倭寇现在对宋扬是打心底里服气。

江州这种繁华的场景他们这辈子也没见过。

甚至梦里都不敢这么想。

还有江州的武备,那些火炮他们是不认识的。

当时复兴军操练队列的时候,用的是领兵器,整齐的阵型,高昂的气势。

震慑的仨倭寇丝毫不敢正眼相看。

偶尔宋扬会招他们是仨吃吃饭,交流交流。

三人谦卑的要命。

完全把自己当成了宋扬的家仆。

二月初,仨倭寇正在大街上闲逛呢,护卫营的人来找他们,说宋扬急招。

三人一听,立刻往府衙跑来。

主子叫了,修勾丝毫不敢怠慢。

到了府衙,宋扬一脸笑意的说道:“三日啊。你们的任务马上就要开始了!来,现在本王给你们介绍一个人。”

说完宋扬看了看身旁的年轻人道:“韩进啊,跟他们做个自我介绍吧。”

韩进到了,前天的下午到的。

那日信使到了台州府城临海,直接去了县衙。

县衙看到信使的方哲手令,立刻带着信使去了韩家。

韩进一听方哲找自己,立刻就要动身。

缘由都没问。

信使忙问他会不会倭语。

韩进一愣,点点头表示自己会。

信使才让他赶紧收拾东西启程。

韩进从信使那里也知道一些关于东京营的事情。

一路风尘仆仆到了江州,方哲亲自在码头接了他。

消息送到宋扬那里,立刻招见了韩进。

和韩进交流沟通了一番,宋扬也觉得这小子为人不错。

而且倭语水平比宋扬还高。

毕竟人家学的是现在这个时代的倭语,宋扬那个则是千百年以后的倭语。

“行!这韩进不错!”

宋扬对韩进的评价。

之后又问起了韩进,愿不愿意从军,做东京参军兼传译。

宋扬和他说了,如果他不想干,推荐其他人也行。

韩进虽然才二十二岁,但已经掌管着韩家和张家的生意了。

咋说也是一个总经理级别的人物。

不过宋扬一提东京营参军的事情,韩进立刻表示自己愿意去东京营!

韩进考虑的是未来的发展。

若是就在临海,充其量做一辈子掌柜的。

现在有了机会从军从政,还是宋扬组建的东京营。

韩进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,必须得把握住。

“王爷。草民愿意去东京营做参军兼传译!”韩进斩钉截铁的说道。

“东京营前期组建和拓展会比较艰难,而且随时有生命危险。你要想清楚啊。”宋扬看着韩进说道。

“王爷。草民想清楚了,草民愿意去!”韩进坚定的说道。

“好!那就好好干,本王看好你!”宋扬拍拍韩进的肩膀。

和韩进谈妥了,便找人去把三日倭寇找了回来。

韩进见到三个倭寇也丝毫不怯场,大大方方介绍了自己。

仨倭寇一听,这小子一口倭语说的比宋扬还好。

立刻热情的和韩进做了自我介绍。

哈衣哈衣点头哈腰。

之后宋扬便和三日说了东京营的事宜,三日激动的连连叩拜。

宋扬又当众任命了韩进为东京营参军兼传译。

三日矮瓜又是一阵见礼。

宋扬笑道:“你们三个是东京营主帅,打仗的事情你们说的算。韩进只是提个意见而已。”

“哈衣!主上,我们明白!”三人齐齐点头。

韩进还有那一百人是监视他仨的眼线,他们当然知道。

但却欣然接受。

主要是他们没有丝毫和宋扬作对反水的打算。

那不如老实的配合好自己的本职工作。

京都营的事情拍板了,三位主将一位参军正式上任。

和百名将士见面以后,便带着队伍驾着小船往江阴去了。

江阴是补给点,同时也做为东京营的母港。

那里会腾出一个地方给他们扎营。

高俊岩已经安排好了。

同时这次高俊岩也是跟着他们一起出发,送他们去江阴和江阴知府做交接工作。

船队缓缓启程,三日在船头对着宋扬叩拜,大声说道:

“王上保重!”

“山上日土!”

“井上日蛙!”

“渡边日鱼!”

“拜别王上!”

废土种田:文明新纪元》情节跌宕起伏、扣人心弦,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次元小说,笔趣阁转载收集废土种田:文明新纪元最新章节。